2025-07-09 | 
旅管家小编 | 文章来源:
中国旅游报
| 行业新闻
【摘要】各地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深挖在地文化,讲好特色故事;借助影视、新媒体等力量,扩大文化影响力;积极推进文旅融合,开发文创产品,让文化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
各地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深挖在地文化,讲好特色故事;借助影视、新媒体等力量,扩大文化影响力;积极推进文旅融合,开发文创产品,让文化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
今年夏天,荔枝火了。从电视剧《长安的荔枝》热播到多地荔枝文化节的举办,再到荔枝相关文创产品的推出,荔枝已然从一种普通水果,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与经济热点,这背后是文旅深度融合产生的积极成效。
荔枝文化源远流长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为荔枝留下了动人的诗篇。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苏轼的诗句让荔枝的美味与独特魅力流传千古;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杜牧的描述则赋予了荔枝神秘而传奇的色彩。这些文化底蕴,成为荔枝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。如今,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,各地深挖荔枝文化内涵,将其与影视、旅游、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,让荔枝文化“活”起来。
影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。《长安的荔枝》以独特视角讲述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的故事,一经播出便引发广泛关注。剧中荔枝的频繁出镜,激发了观众对荔枝的浓厚兴趣。根据京东数据,截至6月5日,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%;美团数据显示,6月以来,用户针对“广东荔枝”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43%。影视与历史联动,让荔枝从“小特产”迈向“大产业”,充分展示出影视对文化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。
文旅融合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。广东茂名作为荔枝之乡,借助荔枝文化打造了一系列旅游项目。荔枝主题街区、甜蜜蜜旅馆、荔枝乐园等,吸引了大量游客进行体验。2025年南山荔枝旅游消费季推出6条“荔枝+”主题旅游路线,涵盖“荔枝+体育”“荔枝+科技”“荔枝+展览”等多个主题,深度融合“吃住行游购娱”要素,让南山荔枝从“舌尖美味”升级为“文化符号”。通过文旅融合,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荔枝,还能够深入了解荔枝文化,感受当地风土人情,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。
文创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表达。近年来,荔枝题材的文创产品日益丰富,荔枝形状的文具、装饰品、服装以及荔枝文创雪糕、非遗荔枝雕刻等,将荔枝文化融入现代生活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2025年6月20日,东莞大朗第四届佳果游园荟暨非遗文创潮集消费周启动,现场以荔枝为灵感的场景与非遗手作摊位吸引众多人驻足,竹编荔篮、毛织文创将非遗美学与现代艺术碰撞,尽显匠心,既传播了荔枝文化,又创造了经济效益。
荔枝的火爆并非偶然,是文化产业深耕的必然结果。从文化破圈带动全民热议,到销售渠道革新推动产业发展,再到国际市场突破与衍生消费兴起,荔枝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文化产业的华丽转身。
这一现象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各地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深挖在地文化,讲好特色故事;借助影视、新媒体等力量,扩大文化影响力;积极推进文旅融合,开发文创产品,让文化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在文化产业深耕中释放更多潜能、创造更大价值。